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优秀10篇)正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如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优秀10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1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3、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字典做好解释。

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都说了些什么?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辨字组词。

3、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什么?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爸爸。

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导朗读。

1、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

2、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

五、小结

世界需要和平,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听写词语

2、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

因为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

2、面对这些不必要的战争,作者说应该怎么做呢?

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

3、了解写信的格式,准备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想想你要对这些孩子说什么?

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维护和平。

告诉他们有多少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谈自己对他们的帮助。

三、课堂练笔。

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四、作业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写信。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

用“心”读书,重视个性阅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案例与反思

一、案例背景

在多年的中年段的教学中,我不断尝试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巨大动力,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第八册的课文,本课属于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比较和平的圣土上,很难体会到“战争”这个可怕的代名词意味着什么!很难想象出作者雷利的痛苦心境。基于此,我特在此次的实验汇报课上执教了这一课,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战争,了解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痛苦,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树立全球观,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观念。

二、案例描述

本课共分两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上课开始,先进行“三分钟小测”(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并在学习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评改,填写好小组评价表。再以问题“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引入新课的教学。

2、个性阅读,琢磨品味。

教学描写“世界并不太平”这个部分,我先让学生个性阅读,琢磨品味,自已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特别是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两句,我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战争资料,进行交流讨论,认识当今世界和平环境。课堂上,他们从不同渠道得到信息的能力,令我惊叹!接着,我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播放出伊拉克战争画面,学生目睹着这一幅幅血淋淋的画面,对战争的憎恶之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于是,我又趁势让学生当场把自已此时最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他们畅所欲言,充分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3、激情朗读,呼吁和平。

教学“雷利的呼吁”这个段落,我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始终以“你读懂了什么?”来贯穿整段的教学,再配以和学生一起激情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学生情绪高昂,仿佛与作者融为一体,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接着,我又特意把黑板的使用权留给了学生,让他们上台在黑板这个神圣的地方写出自已的心声,写出自已对和平的渴望。他们在《让世界充满爱》的乐曲伴随下,大胆地书写自已的情怀,达到了整堂课的高潮。

4、拓展延伸,自主综合实践。

讨论:作为小学生,为了制止战争,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三、分析反思

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所以,要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语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课上,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对文中感情的体会超出了我的预想,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教学中"读" 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应该更灵活的运用教材,为教学所用,适当安排。

马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已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已的感想。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们的回答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想,当时,我如果能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的资源,再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讨论交流世界部分地区的局势,畅所欲言彼此的感受,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效果会更好一些。课堂应该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乐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的,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这一点。如:我设计了“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收获;小组探讨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把板书的使用权留给学生;等等。这些都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师问生答”的现象,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

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实际上是为学生选择了一条学习语文有效的捷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2

这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请求和平的信。想知道中国孩子的呼声是怎么样的吗?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关于aaaa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阅读材料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 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阅读题目

1.“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2.“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这一细节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什么?

3.用“因为……所以……”组织下面的句子。

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阅读答案

1.表达了“我”痛失爸爸后极其悲痛的心情。

2.表现了爸爸对和平充满渴望。

3.因为爸爸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所以我今天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

(言之成理即可)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阅读的原文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 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 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 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1996年11月8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3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较难体会渴望和平的情感。因此,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三是适当补充事实,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 “和平之花 ”。

教学目标:

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理解“娇嫩”的“和平之花”的深刻含义,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前准备:

1、世界不安定画面

2、 配乐磁带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在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们和在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旅游,在溪边散步,在草地上嬉戏,在一起欣赏优美的音乐,那将是多么快乐、多么骄傲的事呀!可是这一切,对于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同龄孩子来说,却永远永远地失去了,留下的只是失去父亲的悲与痛!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来聆听一位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

二、复习提问:

1、这是一篇书信体的文章,书信体包括几部分?

2、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了怎样的呼声?

3、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他爸爸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默读课文,把描写爸爸的句子勾画出来。

1、“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2、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3、“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4、爸爸这么优秀的人,却偏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和平)

5、师:如果你是这位中国孩子,有这样一位爸爸,你会感到自豪吗?

(二)这样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个可亲可爱的爸爸,怎能不让这个这个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是多么热切地期盼爸爸能够早日归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可是,当我和妈妈手捧鲜花,兴高采烈地来到机场时,我和妈妈接到的却是爸爸的遗体。

1、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位中国孩子,面对爸爸的灵柩,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爸爸是因为什么牺牲的?你们喜欢战争吗?用一个词表达你们此时的心情,并用这种心情读正文第三段的前三句。

3、爸爸就这样牺牲了,他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他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和平)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他在呼唤: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妈妈听见了,他在呼唤: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他在呼唤: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在呼唤:

3、面对着爸爸临死还挂着和平的期盼,如果你是这位中国孩子,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把第四段这位中国孩子对爸爸的评价,该为你对爸爸的评价,深情地读出来。

(三)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敬爱的爸爸的生命,那世界是否从此就太平了呢?

1、找出相关句子。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和平之花”指什么?并不太平指什么?为什么说娇嫩?

2、播放世界不安定画面。

3、列举战争造成的死亡数字,

4、看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可恶的战争夺取了我们美好的一切,我们禁不住要和这个这个孩子一起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生发自内心的呼吁:“--------”

生带着泪的倾诉,再次激qing呼吁:“----------”

让我们一起呼吁:“----------------”

四、总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儿童,面对战争,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现在虽然制止不了战争,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加入和平的队伍,一起呼唤:“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

五、课外延伸,呼唤和平:

鼓励学生做选做题: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对侵略战争的谴责。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和平!和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4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今天我们学习22课,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2)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

三、自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逐段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留待小组讨论。

3.组内质疑,讨论与交流

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在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共同的疑问,明确探究的主要任务。

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

3.作者在为谁呼吁?

二、感悟与交流,解决疑难

1.默读与感悟。

2.小组交流。

3.班上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理解,讲体会,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

①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②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③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④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2)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3)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①点击软件,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绪。

②个人练习朗读3、4、5自然段。

③组内交流,互读互评。

④班上展示读,师生共评。

(4)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①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的环境没有持久地保持下去。

教师点拨:“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小作者写这封信是在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②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b.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阿富汗的电视报道录像,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

c.谈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的理解。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5)感情朗读6、7自然段,把作者的心情把握准确。

(6)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

①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

②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

点拨: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怎样把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呢?

(7)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四、拓展延伸

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你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读出真情实感。

2.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集体交流时,教师延缓评价,鼓励各小组亮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由表述、互相补充、更正,教师相机引导。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通过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图片、网上查到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生活积累来谈理解、讲感受。教师提供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感受现代战争的残酷及对无辜人民的伤害。

探究活动

1.课前布置学生从报纸、电视上,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人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

2.让学生拿出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讨论交流世界部分地区的局势。

3.组织学生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1.搜集近一个世纪的战争资料。

2.统计伤亡人数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3.想一想你能为和平做哪些事情?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今天我们学习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2)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

三、自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逐段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留待小组讨论。

3.组内质疑,讨论与交流

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在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共同的疑问,明确探究的主要任务。

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

3.作者在为谁呼吁?

二、感悟与交流,解决疑难

1.默读与感悟。

2.小组交流。

3.班上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理解,讲体会,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

①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②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③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④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2)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3)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①点击软件,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绪。

②个人练习朗读3、4、5自然段。

③组内交流,互读互评。

④班上展示读,师生共评。

(4)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①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的环境没有持久地保持下去。

教师点拨:“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小作者写这封信是在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②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b.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阿富汗的电视报道录像,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

c.谈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的理解。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5)感情朗读6、7自然段,把作者的心情把握准确。

(6)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

①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

②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

点拨: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怎样把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呢?

(7)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四、拓展延伸

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你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读出真情实感。

2.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6

[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课文是一篇书信体裁的文章,出自一个中国孩子痛失父亲后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和平的真挚情感。由于小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痛失亲人罕有情感体验,只能从电影、电视中目睹一些场面,教师可利用音像呈现及影片剪辑、提供数据资料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凭借课前的这一精心预设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提供平台。

[设计理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盼”作结。全文落点在“呼声”,“呼声”承载的“惋惜”、“悲痛”、“愤恨”、“渴盼”等情感如一条红线贯穿全文始终。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条主线,两个板块”,全息阅读的教学构想:“一条主线”: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两个板块”:“感悟父亲形象”和“体味丧父之痛”,凭藉“呼声”提揳全文,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以简驭繁,凸显重点,做到“有所不为有所为”。

[教学重点]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 “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难点]

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的和平鸽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导入,引出“呼声”——入情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生活在安宁、幸福、和平的环境中,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许多孩子无法拥有这一切!你们看(课件出示战争的画面)一张张凄苦的面庞,一双双充满泪水绝望的双眼,这些都是生活在战争中的儿童!孩子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他们很可怜。

生: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太苦了。

生:战争太可恶了。

……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中国孩子,感受他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和平的圣土上,对于战争,他们缺乏深入的了解。为此,教者创设声像情境,努力实现听觉与战争画面的整合,借助视听冲击,达到拓展课程资源,铺垫史实背景,缩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的目的。在学生了解了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痛苦,自身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后,学生畅言个性化表达。)

二、以疑导引,聚焦“呼声”——传情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预设问题二:他发出什么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三:为什么他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四:难道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有同样的疑问(出示课件:谁的呼声?发出了什么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生读文,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相机解释:“联合国”“蓝盔”

师:同学们,刚才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谁来汇报一下。

生:是作者雷利的呼声。他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为了让母亲不再失去孩子,妻子不再失去丈夫,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师相机出示课件: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

师:这是雷利发自内心的呼声,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请同学们也深情地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吧!读!

师:这里饱含着雷利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因为是战争让他失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所以他呼吁:再读!(教师板书:呼——和平)

三、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动情

师:爸爸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一会儿我们交流。

(生按要求完成,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交流读书体会,请汇报的同学先读出你勾画的语句,再结合重点词语跟大家交流一下,你认为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师相机课件出示有关语句,理解感悟,指导多种形式朗读。)

生: 我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精通”看出爸爸很有才华。

生:爸爸这么有才华就牺牲了太可惜了。

师:是呀!爸爸能为祖国做更多的事,却为维护和平牺牲了。可见爸爸是多么的渴望和平!请同学们带着惋惜的语气自由练读这几句话。

(生自由练读)

生:我从“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染红”“浸满”中知道爸爸是为战争牺牲的。

师:是的,爸爸是保卫和平的勇士!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 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看出爸爸是优秀的侦察员。

师:联合国秘书长都赞扬爸爸,可见爸爸是多么的优秀。谁能带着无比崇敬和高度赞扬的语气读这几句话?

(指名读)

生:我从“ 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 , 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他说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爸爸深情的目光”看出爸爸是爱妻子的好丈夫,爱孩子的好父亲。

生:“一定”说明爸爸对维和任务充满信心。

师:请你带着慈爱与坚定的语气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通过朗读、品悟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师:我们的小雷利为拥有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热爱和平、勇敢、热爱家庭的父亲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他是多么热切盼望爸爸能凯旋而归,把那顶象征着和平的“蓝盔”戴在自己的头上。现在你就是雷利,你可以闭上眼睛美美地想象画面,并和同桌交流,把你的喜悦传递给对方。开始吧。(学生自由想象并交流)

师:有谁来美美地说说,爸爸回来以后,可以和你一起干什么?

生:我想送给爸爸一个甜甜的吻,并和爸爸一起庆祝他的凯旋归来。(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四、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煽情

师: 是啊,多么其乐融融,幸福的一家啊!可是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他是(师导读,生跟读第三自然段)……和平!和平!和平!”

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军事观察员,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取了宝贵的生命!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雷利,此时此刻,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哀乐,并再现灵枢归来的场景。)

生:爸爸,我很想你。

生:我为有你这样的爸爸而骄傲!

生:伏在灵柩上失声痛哭。

师:说的真好!真是感人肺腑,走进了小雷利的内心世界,下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想一想哪句话最能打动你。

(自由汇报)

师:是啊!骨肉分离,这种痛产生的不仅仅是悲伤,还有力量,还有对和平的呼唤,让我们齐读这一部分,用心去感受小作者的悲苦吧!(板书:悲——牺牲)

(生齐读)

师:爸爸呼唤的是“和平”,这里连续用了三个“和平”,去掉两个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说明爸爸对和平有强烈的渴望。

师:在牺牲前的刹那间,爸爸没有想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是呼唤着:

生齐:和平!和平!和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进一步升华情感。)

五、 自主探究,体会世界不平,回归呼声——升情

师:可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世界和平了吗?

生:没有。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 ,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课件出示7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生:只要有战争存在,就说明世界不和平。

生:现在,除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还在战争。

师:对于战争,你又了解哪些情况呢?

生:我从电视上了解到伊拉克在战争。

生:我知道战争中的人生活很苦,他们有许多无辜的死伤。

……

师:是呀!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师:请同学们看(出示课件)。孩子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又作何感想呢?

生:战争太可恶了!

生:我讨厌战争!

生:我希望战争永远消失!

生:我要和平不要战争!

……

师:这也是小雷利内心的感受(板书:恨——战争)

师: 是的,是残酷的战争使无数的母亲失去儿子,无数的妻子失去丈夫,无数的孩子失去父亲,因此,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吁!读!(课件: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的爱的人类家园!)

六、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小雷利这个痛失父亲的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这封信,饱含着渴望和平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课下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1、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2、查阅、了解并收集世界动荡不安,仍然弥漫战争硝烟的地 区局势的资料。

3、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自学字词。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检查预习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谁能简单的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简单概括。

师:叙述的真不错,谁能把自己摘录的印象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句子。

师:为什么这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谈感受。

师:多么深刻的体会啊,老师相信你能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更好地表达出来。(3-5名汇报)

生:有感情朗读

2、检查字词

(1)认识两条绿线里的7个生字

(2)认读生词

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

重点理解:呼吁, 沉浸  卓越  凯旋 (练习说话)

3、(指导书写)

凯;第六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弯钩。

姨:右半部分共六笔,注意笔顺。

罪:上扁下宽,注意间架结构。

二、浏览全文,简单回顾书信体格式

三、 拓展实践,升华情感。

1、师: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

2、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3、总结升华

师: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就请同学们拿出笔来从信里找出最能表达你渴望和平心声的一句话写在和平鸽上。小组合作把这些和平的白鸽串起来。(播放课件,音乐《明天会更好》)

生:找句,写句,串和平鸽,有感情品读自己摘录的句子。

四、作业布置,深化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给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注意书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悲——牺牲恨——战争

呼——和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7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其中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媒体:录音机、战争图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播放战争录音)

听完录音,你能告诉大家这段录音是关于什么的吗?你能从里面听出些什么?

师口述:是啊,这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这是战火纷飞的前沿,在这里,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有多少人妻离子散、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有多少人国破家亡!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谈感受(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汇报交流

a、抽读生字卡片

b、请学生读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激qing回顾引入

播放战争录音,师伴录音读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老师刚才的阅读,这篇课文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抓自己喜欢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重点句子有:

1、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2、……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3、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4、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的呼唤是“和平!和平!和平!”

5、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

…… ……

三、感情朗读,表达感情

1、指导先看3、4、5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当中,小作者雷利的爸爸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热爱和平的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师点燃学生的激qing:

这样的一个好爸爸,这样的一个国家栋梁,就这样被无情的战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做为儿子,小作者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把他的感受读出来?

(读出悲痛、坚定、自豪、崇敬的感情)

2、训练朗读,把握内心世界。

同学们刚才读的都非常好,都读出了小作者的悲痛之情。

板书:悲痛

那么是谁?是谁造成这样的后果?(生谈)

对!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你是怎样看待当今世界的和平问题?

3、汇报对和平的认识

重点谈论的句子:

①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环境没有持久保持

1945年,全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人来说,是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人们希望战争不再发生,人们渴望和平永驻人间。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人们饱受痛苦。

②、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交流收集图片、资料

b、师补充资料、图片

海湾战争、9.11事件、美伊战火(主要是战火中的孩子)

c、谈理解

4、感情朗读6、7段

小作者失去了父亲,他是悲痛的,但是他更关心的是世界的和平,他深深的为当前局势而忧虑!

板书:忧虑

同时,他也向全世界发起了呼吁

板书:呼吁

他的呐喊,他的肺腑之声,你们听到了吗?

板书:(一只飞翔的和平鸽)

四、扩展

1、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

2、表达:同学们都知道,美伊战争刚刚结束,这使许多伊拉克的孩子们在战火中的照片,请你给他们,你们的同龄人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关心与同情。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悲痛:失去亲人

忧虑:世界和平

呼吁:(一只飞翔的和平鸽)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篇8

【学生视角】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书信,它包含着一个孩子渴望和平的真挚情感,读文后使学生对战争产生强烈的愤恨,同时使学生心中涌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懂得和平的重要性。

【教师思考】

课文形象地描绘出一位优秀维和战士的儿子对失去父亲的悲痛和对父亲深深的怀念,由此表达对和平的强烈呼吁。教学中紧紧围绕理解词然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自能读书,课前收集的资料,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内容,了解语言中的呼吁,体会对父亲的怀念。

【设计特色】

激活学生潜在的内动力,使之在自主的阅读实践各,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思路,逐步积累成有效的学习体验,提高利用不同途径庥资料,交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渐入自能读书的佳境,为今后的主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资料】

当今世界所发生的战争,世界地图,战争火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并能正确读准本课生字,新词的音。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利用谈话自然引入新课。

二、自主读书,初读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并把难读部分作好记号,反复读。

(还学生自主权调动其积极性,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交流读书情况。读书过程中还没解决的`困难。

(合作学生,让学生把课文读准确)

3、检测读书情况。

(了解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研读体悟,合作探究

鼓励质疑,疏导并解决疑难。

让学生质疑,教师帮助学生找出关键的词语,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利用集的资料结合地图理解弥漫及此句意思。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的资料,合作探究,理解重点词及句子的含义,感悟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独立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解疑时注意以下问题:

⑴ 教师适时鼓励多读多思,利用多种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善于引导学生归纳、疏理问题。

(使问题的呈现,由易到难,由分析对综合,不断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起探究的需要并从学习中得到满足)

⑵ 环节之间衔接紧密,使用民主性的语方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去体验、互动解决问题。

⑶ 在交流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涵,从而有事情朗读。

(在疑中读,疑中交流,交流中悟,悟中读,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边读、边议、边悟。

四、导向实践,深化认识

1、深入感悟内容后,引导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

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9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指导学生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5.指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看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二、有感情地范读,引导学生入情

三、重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

2.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动笔画下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3.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1)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① 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② 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③ 指导朗读。

(2)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教学此段时,再现分别时的情景,表演,理解,朗读。为衬出哀景,可以假设凯旋时的欢乐,再出现悲景,以乐衬哀,可以引导学生说,从此奶奶失去了儿子,奶奶生病时,再也……想念儿子时,再也见不到……)

① 爸爸仿佛在呼唤什么?

② 教师深情叙述:从此,我的妈妈永远失去了丈夫……孤独时,再也得不到爸爸的安慰了,思念时,再也……从此,我永远失去了爸爸,高兴时,我再与谁分享?痛苦时,有谁会为我……是啊,爸爸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眼睛。他不舍啊!他也有年迈父母,他也有年轻的妻子,他也有未成年的儿子呀,还有他未完成的心愿……

③ 教师深情范读。

④ 出示图片。观察画面。此刻,你有了哪些感受,哪些想法呢?

(3)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① 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 说说“本来……却被……”这句话的意思。

4.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5.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前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一、激情——凸显“呼声”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同学们,雷利的呼声是——要和平不要战争。一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究的重点内容。

二、探究——感悟呼声

1.默读课文,找原因。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动笔画一画,找出“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的最根本原因,读读有关句子,体会体会。

2.小组合作,评议原因。

小组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3.班级交流,感悟原因。

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语句,教师点拨、领悟“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的最根本原因是“世界并不太平”。

(2)出示语句——“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读句感悟。

① 理解重点词语“太平”“娇嫩的‘和平之花’”,体会句子意思。

② 联系课文内容,互评促进,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③ 交流具体事例,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④ 观看录相图片,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4)小结:同学们,大家从雷利的爸爸为维护和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收集的有关具体事实和触目惊心的画面想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要和平不要战争!)

(5)过渡:“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雷利的呼声,也是我们的呼声,更是全世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拿起课本和小作者一同呐喊,一起呼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延伸——内化呼声

1.联系实际,写行动。

学习课文中的有关语言或句式,进行小练笔。

2.内化情感,道心声。

学生在班上交流,评价。

3.总结:同学们,我们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为了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让我们一起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同学们,把我们的心声唱出来吧!(音乐响起:《让世界充满爱》)

四、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给别人写一封信。

五、板书设计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世界并不太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篇10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相机点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以朗读训练为主导,穿插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朗读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

3、以情境教学为主线,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评议,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采用小老师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教师相机点拨。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练习:抄写课文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2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救救孩子们,

要和平不要战争!